高端响应式模板免费下载

响应式网页设计、开放源代码、永久使用、不限域名、不限使用次数

什么是响应式网页设计?

2024年网站安全建设必要性(热门16篇)

网站安全建设必要性 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安全问题 防范措施 分析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特点

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本身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安全防护工作必须具备全面性,在网络环境的设计以及开发中,必须做好事先、事中、事后的全面防护,健全安全体系才能够最大程度保障网络运行的安全。

首先,计算机网络安全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体现在安全风险和安全问题的内容和种类具有多样化,因此当前的安全防护工作中必须以多技术多模式来面对网络安全多元化这一特点。

其次,计算机网络安全具有复杂化特点。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连接渠道越来越多,同时影响系统安全的因素也不断增多,最终使网络的安全隐患隐藏在各个部分,所以只有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累积网络安全防护经验,才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风险类型。

最后,计算机网络安全具有体系化特点。体现在网络安全制度、安全技术的体系化,在当前形式下只有健全网络安全体系,并且安全防护措施应该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变化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安全防护手段具有先进性,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安全防护效果。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不管是何种操作系统,或多或少都会有安全漏洞,就算及时的发现问题,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修复,正是因为这些操作系统的漏洞难以发现或不易修补才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其利用远端计算机对存在漏洞的计算机进行扫描,发现漏洞之后实现对计算机的控制,最终使计算机内部资料被篡改或盗取。

其次,网络安全也会受到物理层的较大影响。物理安全威胁包含:自然客观因素对网络的破坏、电磁辐射、密码以及口令被盗取、误删或格式化磁盘、断电、死机。以上问题均属于物理通道被破坏、网线中断等情况。同时物理攻击防范难度较大,因为攻击者并不是利用远端计算机进行破坏,而是直接接触计算机。

然后,病毒、木马对于计算机正常运行带来巨大的阻碍,根据其传播途径可以分为互联网病毒以及局域网病毒,互联网病毒以网络为载体,下载为传播方式;局域网病毒则会使处于局域网内部所有的计算机都染上病毒,最终导致局域网崩溃。

最后,当前互联网的主要协议是TCP/IP,其具有较多优势,例如较强的扩展性和简单性等,但是此协议不会对接入计算机进行权限限制以及安全检测,这是网络协议安全缺陷的主要表现。除此之外还有源地址认证、路由协议、网络控制机制等问题。

三、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水平的有效措施

首先应该完善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机制,从法律层面确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必要性,应该不断完善我国当前有关计算机网络的法律法规,明确指出计算机操作中应该遵循的原则,保护合法用户的权益,严厉打击通过网络散布病毒、盗取他人信息的不法分子。

其次,对于网络安全来说,因为物理层面出现问题导致的安全隐患的现象较多,因此有必要加强物理层的安全防范,这要求强化机房的安全管理力度,硬件设备是计算技术必不可少的载体,在建设机房时候应避免环境因素对计算机造成的影响,包括遮阳、避光等,做好机房的消防工作,必要时可以安设空调调节机房温度,并且使用UPS稳压电源,做好物理层防范的每个细节工作。

最后需要加强用户的安全意识。很多的情况下系统出现安全隐患都是因为用户操作不当。因此要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包括定期更新杀毒软件、修复系统漏洞、不浏览异常网页、不下载浏览陌生邮件等,同时妥善设置系统管理账号以及密码,并且密码要具有一定的复杂程度,避免过于简单被破解,计算机当中的各项密码不可相同。总的来说只有用户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那么很大一部分的网络安全事故就不会发生。

综上所述,伴随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在从事社会活动时已经无法离开互联网,那么就应该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了解到信息被盗取或遗失造成的后果,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计算机知识,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而技术人员应该从加强管理、优化技术结构的方面来不断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上网服务,使计算机网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最大化实现。

参考文献:

[1]周德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与技术探讨[J].消费电子,2013(20).

[2]蔡景装.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以及技术防范措施[J].消费电子,2013(20).

[3]周跃,鄢斌,谷会涛,赵进.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分析及防护体系架构研究[J].计算机安全,2013(12).

网站安全建设必要性 第2篇

1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网络环境下进行档案信息服务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具体分析如下:

一方面,档案信息服务的创新是档案机构自身发展之需求。传统的档案管理以纸质档案管理为主,纸质档案不仅占用存储空间,且查阅、更新较为不便,费时费力,难以解决档案利用的时空限制,档案管理机构要想谋求发展,更好地开展档案信息服务工作,需寻求新的发展途径。而互联网的日渐成熟为档案机构创建了一定的新的发展空间,使得档案管理能够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管理的灵活化和多样性,打破传统档案信息服务的时空限制,更便捷地更新与查阅档案信息,并可借助电子档案馆的建立来丰富馆藏模式,改变单一的纸质馆藏方式,实现信息的多渠道归档、多点接收以及多载体呈现,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体验。

另一方面,档案信息服务的创新能够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社会的发展,分工的细化,档案信息的分类也更加细致化和专业化,而用户对档案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个性化。这就需要档案管理者能够创新服务方式,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信息需求。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档案管理者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来开展信息服务工作,利用网络的大数据、多资源的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全面、便捷、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不仅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还能提高档案信息服务的质量,促进档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创新的相关要素

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服务创新需要关注如下几个要素:

一是思想要素。对于档案管理机构而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与传统档案信息服务相较而言,网络档案信息服务不仅拓展了服务内容的深度,而且还拓宽了信息服务的覆盖范围,并且更加强调档案信息的个性化服务,以求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在网络环境下,要想实现档案信息服务的创新,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创新服务理念,更新服务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和信息知识服务的工作理念。此外,档案管理人员还需树立跟踪用户的服务理念,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与用户的互动交流,进一步了解用户的需求,获取反馈意见,以更好地提升服务质量。

二是技术要素。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人员要想实现档案信息服务的创新,需借助于新的信息技术构建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作用。具体而言,档案管理人员需充分利用Web数据挖掘技术、Web数掘仓库技术、Push技术等,完善网络档案信息平台的服务功能,并通过技术手段对用户需求进行智能化分析,从而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自动化推送,最终实现个性化服务。

三是管理要素。在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人员还需注重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结合工作实际和用户需求,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依章办事,从而提升管理效率,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服?沾葱碌挠行Р呗?

(一)加强网络档案信息安全建设

加强网络档案信息安全建设是实现网络档案信息优质服务的基本条件。首先,需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信息安全意识。互联网档案管理工作存在潜在的信息风险,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好日常网络安全维护工作,在提供档案服务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档案的调取、查阅、更新等工作,以降低风险,确保档案信息安全。其次,档案管理人员需做好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互联网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信息传播速度快,部分未加密或加密程度低的文件极易被泄露出去,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做好保密工作,利用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库安全保护技术以及其他相关技术做好档案信息的安全防护工作。再次,要建立健全网络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在档案数字化以及网络档案信息平台建设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需对档案文件的安全风险加以细致评估,综合分析各类潜在风险因素,设定网络信息安全等级,并据此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制定有效安全防范措施,通过构建全面系统的网络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网络档案信息的安全。此外,要加强网络档案管理的制度建设,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的行为,尽可能减少人为失误造成的网络档案信息安全问题。

(二)创新档案信息服务手段

网络环境下,为了迎合用户的需求,档案管理机构需要不断创新档案信息服务手段和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具体而言,其一,档案管理机构可建立本部门的门户网站,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建设,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查阅档案信息,及时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为了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效率,实现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档案管理机构还可开通在线咨询服务平台,及时解答用户问题,帮助用户查找资料,实现实时在线服务。其二,档案管理机构还可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QQ群等进行档案知识宣讲以及信息推送服务,并可利用信息技术记录用户的信息需求和喜好,从而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其三,档案管理机构还可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利用互联网与相关单位实现信息的整合与共享,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率,更好地做好档案信息服务工作。

(三)加强档案管理人才培养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的发展和创新还需要培养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人才,提升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加快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信息服务质量。档案管理机构应深刻了解和把握网络时代档案信息服务方式的新变化,并通过培训学习、开办讲座等方式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使之掌握先进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相关网络信息技术,更新管理理念,熟悉网络管理平台,并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开展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工作。此外,还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对于相关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其了解网络档案信息服务的相关规章制度,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网站安全建设必要性 第3篇

[关键词] 企业网络信息安全信息保障

计算机网络的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连性使联入网络的计算机系统很容易受到黑客、恶意软件和非法授权的入侵和攻击,信息系统中的存储数据暴露无遗,从而使用户信息资源的安全和保密受到严重威胁。目前互联网使用TCP/IP协议的设计原则,只实现简单的互联功能,所有复杂的数据处理都留给终端承担,这是互联网成功的因素,但它也暴露出数据在网上传输的机密性受到威胁,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监听的方法去获得经过自己网络传输的数据。在目前不断发生互联网安全事故的时候,对互联网的安全状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已迫在眉睫。

一、 国外企业信息安全现状

调查显示,欧美等国在网络安全建设投入的资金占网络建设资金总额的10%左右,而日韩两国则是8%。从国际范围来看,美国等西方国家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比中国完善,网络安全建设的起步时间也比中国早,因此发生的网络攻击、盗窃和犯罪问题也比国内严重,这也致使这些国家的企业对网络安全问题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但纵观全世界范围,企业的网络安全建设步伐仍然跟不上企业发展步伐和安全危害的升级速度。

国外信息安全现状具有两个特点:

(1)各行业的企业越来越认识到IT安全的重要性,并且意识到安全的必要性,并且把它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

(2)企业对于网络安全的资金投入与网络建设的资金投入按比例增长,而且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国内水平。

二、 国内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现状分析

2005年全国各行业受众对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状况数据显示,在各类网络安全技术使用中,“防火墙”的使用率最高(占),其次为“防病毒软件”的应用(占)。2005年较2004年相比加大了其他网络安全技术的投入,“物理隔离”、“路由器ACL”等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防火墙的使用比例较高主要是因为它价格比较便宜、易安装,并可在线升级等特点。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企事业单位对“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系统”、“业务网和互联网进行物理隔离”等措施非常重视。其他防范措施的使用也比2004年都提高了一定的比例,对网络安全和信息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高。生物识别技术、虚拟专用网络及数字签名证书的使用率较低,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清楚这些技术,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在网络安全建设投入的资金还不到网络建设资金总额的1%,大幅低于欧美和日韩等国。我国目前以中小型企业占多数,而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预算有限,基本上只注重有直接利益回报的投资项目,对于网络安全这种看不到实在回馈的资金投入方式普遍表现出不积极态度。另外,企业经营者对于安全问题经常会抱有侥幸的心理,加上缺少专门的技术人员和专业指导,致使国内企业目前的网络安全建设情况参差不齐,普遍处于不容乐观的状况。

三、 企业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对策分析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是技术与管理策略在整个信息安全保障策略中各自重要性的体现,没有完善的管理,技术就是再先进,也是无济于事的。以往传统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是某一种信息安全产品的某一方面的应用方案,只能应对网络中存在的某一方面的信息安全问题。中国企业网络的信息安全建设中经常存在这样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就是企业的整体安全意识普遍不强,信息安全措施单一,无法抵御综合的安全攻击。随着上述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突显,国内网络的安全需求也日益提高,这种单一的解决方案就成为了信息安全建设发展的瓶颈。因此应对企业网络做到全方位的立体防护,立体化的解决方案才能真正解决企业网络的安全问题,立体化是未来企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趋势,而信息保障这一思想就是这一趋势的体现。信息保障是最近几年西方一些计算机科学及信息安全专家提出的与信息安全有关的新概念,也是信息安全领域一个最新的发展方向。

信息保障是信息安全发展的新阶段,用保障(Assurance)来取代平时我们用的安全一词,不仅仅是体现了信息安全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更是信息安全理念的一种提升与转变。人们开始认识到安全的概念已经不局限于信息的保护,人们需要的是对整个信息和信息系统的保护和防御,包括了对信息的保护、检测、反应和恢复能力。为了保障信息安全,除了要进行信息的安全保护,还应该重视提高安全预警能力、系统的入侵检测能力,系统的事件反应能力和系统遭到入侵引起破坏的快速恢复能力。区别于传统的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防火墙、安全路由等技术,信息保障强调信息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防御和恢复,同时安全问题的出现和解决方案也超越了纯技术范畴。由此形成了包括预警、保护、检测、反应和恢复五个环节的信息保障概念。

所以一个全方位的企业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包含网络的物理安全、访问控制安全、系统安全、用户安全、信息加密、安全传输和管理安全等。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主机安全技术、身份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密码技术、防火墙技术、安全审计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系统漏洞检测技术、黑客跟踪技术,在攻击者和受保护的资源间建立多道严密的安全防线,增加了恶意攻击的难度,并增加审核信息的数量,同时利用这些审核信息还可以跟踪入侵者。

参考文献:

[1]付正:安全――我们共同的责任[J].计算机世界,2006,(19)

网站安全建设必要性 第4篇

伴随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快速发展,其在更多行业企业实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些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瓶颈问题。本文针对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就电子信息技术应用进行探讨。对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电子信息技术;企业;安全管理;应用

1企业安全管理包含的问题

纵观当前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不难看出,更多单位对信息化建设给予了极大的重视,扩充经费与技术投入,以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质量水平。然而,实践过程中由于技术包含漏洞,员工风险意识不强也导致经常出现一些问题。部分员工将信息安全看作是IT部门职能,同其他部门不存在关联性,一些员工将企业开展安全工作中的宣传管理看作是言过其实,而一些企业在安全管理中欠缺制度建设,导致员工执行起来参考依据不强,对于潜在风险不能及时防范应对。即便一些单位制定了相关规章体制也没能照章行事,导致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始终较为滞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然而其应用管理层面却并不完善,存在漏洞问题,为黑客攻击留下了隐患,对整体安全形成了较大威胁。信息时代,市场竞争不断激烈,较多企业法人为谋取更多利益甚至与黑客联手对自身系统进行攻击,而内部员工则会由于个人不满而钻系统漏洞,实施攻击入侵,导致机密信息丢失,对企业安全管理形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计算机系统感染病毒对整体网络安全形成了极大危害,网络之中散布各类木马程序,工作人员在应用阶段中较易中招,轻则使系统效率大大降低,程序响应速度放缓,重则可令整体系统崩溃。

2企业安全管理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对策

2.1加强防火墙设计

基于企业员工在应用网络平台阶段中较易由于失误操作致使信息系统遭到黑客攻击,对企业持久良好发展形成了极大威胁,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防火墙设计。通常,企业系统维护需要多重设备一同配合完成,而一些单位由于引进了大量品牌不一且功能不同的系统设备,因此较易令网络系统显现出无序混乱的状况,同时还会形成系统硬件不能兼容的问题,这将对网络系统的可靠顺畅应用形成负面影响。为确保网络系统更可靠安全应用,则要配置一定的人力资源。为应对该类现状,企业可利用终端安全体系,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水平,预防黑客攻击。各类信息数据均要完成防火墙安全校验后,方可登录至内部服务器之中。进行通信应用的阶段中,防火墙要对各个连接的整体过程,即自发起直至完结的环节做好分析校验,特别是对FTP等协议应加强针对性分析,监督控制并审核评估客户端的具体行为,对系统存在的漏洞应定期进行快速修补。再者,企业应依照自身现实状况确定终端系统应用功能,进而有效提升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可靠水平。

2.2提升员工信息安全重要性认识

基于员工行为活动受潜在意识支配,因此企业安全管理阶段中,应引导员工正确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进而由意识角度注重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直接关联企业今后的持续发展,唯有企业全员均明确信息安全管理的必要性,方能加强对各项信息数据的安全保护。实践工作中,企业则应积极培养建设专业技能人才,定期组织专项培训,进而为安全工作进一步夯实基础。另外,信息部门应掌控各项信息资源,依照内部组织机构,设定相适应的安全系数等级,对具体信息开展实时监控,依照历史入侵记录,定期调节信息安全工作方案,令信息数据的保管存储始终处在动态变化阶段。这样一来,企业信息安全等级将显著提升,泄密问题将得到有效控制,进而最大化确保企业核心利益。

2.3扩充经费投入,加强网络平台建设

针对企业安全管理来讲,信息安全尤为重要,为此企业应加大信息安全设施建设投入,采购高级别安全系数的设备系统,并做好技术员工教育培训。每个年度,企业均应划分一定比例的经费投入安全建设工作中。当前,一些企业信息系统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针对该类状况,企业应积极加强设备系统、各个线路的检修以及维护。在采购具体设备过程中,应对其功能加强评估,分析其有否能够有效应对安全问题,设备应用环节复杂程度。例如,为预防突然断电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企业可采购定量的UPS电源确保安全系统可持久健康应用,预防停电导致信息数据丢失。另外,应合理应用相关软件工具以及安全芯片技术,创建私密存储空间,该空间技术当前已在较多单位实现了推广应用,可为自身提供更优质、安全的保护,预防形成数据泄密的问题。同时,企业可依照各类应用要求,利用内部权限设定具体的工作组以及应用平台。例如,为企业创建项目共享资料过程中,第一步可创建封闭局域网络,并设定相应的权限,即仅有身份符合的员工方能对其浏览访问。这样一来,便大大抑制了机密信息盗用的问题,可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重要的电子信息技术支撑。

3结语

总之,信息时代,伴随电子信息技术的持续推广应用,其对企业单位形成了更大的考验与挑战,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信息安全问题。为此,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唯有清醒认识到信息安全管理核心重要性,由技术环节、主观认识与实践管理等角度入手,多措并举,激发电子信息技术优势,令企业信息安全工作科学有效执行,方能真正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推动其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昌伦,刚.信息安全管理与管理体系[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3(41).

[2]陈飞.大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实践[J].计算机安全,2005(06).

[3]韩权印,张玉清,王闵,聂晓伟.信息安全管理实施要点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5(20).

网站安全建设必要性 第5篇

网站是用来展示企业形象的,也就是说网站是一个框架用于将企业的各个方面在取舍后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

厨师炒出一碗菜需要食材,而企业如果需要网建公司来制作自己的网站,就需要企业本身有足够的内容来让设计公司进行整理组合。所以公司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就需要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在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上进行有意识的搭建,而不是当需要进行网站建设时以“聊胜于无”的心态让网建公司为自己凭空捏造出一套企业文化来进行展示。

二、网建公司

网站安全建设必要性 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隐患;解决对策

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是信息技术时代到来之后的产物,无论是各种信息泄露,还是财产损失,都让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成为大多数重视和关注的焦点。电商市场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明显突出,因此有效认识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就更加重要。其研究必要性和紧迫性就逐渐被越来越多人关注。

一、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概念浅析

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认识。从广义角度上看指的是对计算机用户在网络系统上个人利益和信息的有效保护。而在狭义角度,则指的是在能够确定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上,有效保护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数据和计算机自身的软硬件设备,从而保障这一设备不受任何形式的攻击和泄露破坏,并且在整个运转过程中,持续提供网络服务。

不难发现,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所遭受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网络。要想有效保护用户的利益和个人信息安全,就需要对影响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主要要素进行分析,进而保障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转安全。具体而言,影响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因素主要为:一是接收控制,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的接入权限进行限定和要求,结合网络系统的复杂性和内容的广泛特点,使用加密技术设计、建设接入控制系统。而是保密性因素。二是确保通信协议的安全。安全协议设计的关键是确保整个通信协议的安全性,但整个通信协议的设计过程并不容易。为了有效确保整个通信系统的安全有效,当前的主要措施是通过采用找漏洞的分析方法,结合经验和形式进行有效分析。第三个因素是保密性因素,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建设的关键在于为使用者提供可靠有效的保密通讯服务,这是保障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运转的前提。最后,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犯罪活动,当前电商市场蓬勃发展、电子交易发展迅猛,整个网络市场利益丰厚,这也让许多犯罪份子将计算机网络当做网络诈骗的工具和主战场。这四个要素是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运转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要想有效认识当前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就要针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分析。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面临的安全隐患分析

计算机网络系统之所以发展迅速,其关键原因在于计算机网络本身的自由接入和对信息资源接收开放,这一系列特点,就容易使得许多网络用户信息被非法侵占。而影响到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因素有许多,但就目前发展状态来看,主要安全隐患有: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建设不完善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内部结构复杂多样,扩散性和集中性是其主要特点。由于扩散性操作特点,操作系统存在极大漏洞。而要想有效解决这一系列漏洞和问题,就需要对操作系统不断升级,网络信息更新速度极快,因此要经常通过修改补丁升级系统,进而解决系统出现的漏洞。而只有不断修补漏洞,才能构建完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而在系统维护上,要提升维护频率,设置管理密码,相对控制操作系统扩散范围。

网络协议自身和服务应用存在漏洞、缺陷

网络协议主要有两种漏洞情形:一种是网络协议自身存在缺陷,另外一种是网络协议在服务应用过程中存在漏洞和缺陷。而破坏者则会对网络协议中的应用层、网络层、传输层等层次中的漏洞进行破坏。而漏洞的存在使得很多攻击者能够通过这一手段和方法获取利益,长此以往,已经成为一条经济链条。黑客也成为一种谋益的攻击者。

病毒和木马的广泛传播

病毒和木马程序是计算机网络系统最大的安全威胁。数量庞大,且更新速度快的病毒通过各种方式攻击用户。当计算机遭受病毒和木马的攻击之后,整系统就会面临崩溃,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滞缓,往往造成数据丢失和用户信息泄露。最为严重的是损坏计算机硬件。给计算机网络系统带来不可恢复的打击。

缺乏健全完善的网络管理人员队伍

计算机网络信息发展迅速,然而相配套的专业管理者队伍并没有建立。而同时,很多用户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内容和特点、维护缺乏有效了解,整个计算机网络安全信息未能形成广泛教育和传播。较低的安全知识孰知率使得网络应用过程中缺乏有效安全维护。而同时很多用户并没有对操作系统形成有效认识和了解,安全意识薄弱。

三、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主要对策分析

做好数据维护工作、制定完善应急预警措施

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有大量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将影响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要对这些信息做好备份工作。一方面能够确保数据的全面和完善,另一方面,当网络出现问题时,也能有效恢复和利用数据。同时要制定完善的应急措施,网络系统面临环境极其复杂,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使得要想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有效,就需要丰富完善应急措施。

建立完善的防病毒系统、充分利用防火墙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不断更新,病毒库也在升级变种,这给计算机网络用户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用户要及时建立防病毒系统。同时对病毒库及时有效更新,进而及时、高效查杀病毒。而在应用网络时,要有效拦截处理外部网络入侵的非法程序,进而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在数据传输时,要充分利用防火墙技术,过滤传输内容。通过防火墙技术的正确使用,从而有效抵御病毒和,木马的入侵,从而保护计算机应用过程的安全。当系统出现漏洞时,要及时更新软件,修复软件,杜绝非法黑客入侵。

充分做好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工作

要充分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这是实现计算机网络系统良好运转的必要措施。一要具备全面的管理规定和制度,做好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工作。设置专门管理工作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同时要依据安全规定,依法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坚决打击违法违纪行为,有效完成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工作。

强化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确保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运转的主导者和参与者,要对技术人员实行全面、丰富的安全知识教育,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和服务意识,这对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工作有着实际指导意义。帮助他们参加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在具体管理活动中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升管理水平和能力。从技术人员层面和管理人员层面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从而有效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面临的威胁。■

参考文献

网站安全建设必要性 第7篇

一、“订阅”服务网站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发展

最早的订阅服务电子商务网站是一家名为Blacksocks的欧洲网络商店,它也是最早为国内知晓的订阅网站;正如它的名字,该网站专为客户提供普通的男士黑袜子,根据客户自身需要,在缴纳一年订金后,定期向客户寄送袜子。Blacksocks的成功引领了订阅服务电子商务网站蓬勃发展。2009年至今,已有为用户提供日用品、零食、服饰、饮品等各方面的订阅服务网站。国外的订阅服务已融入大众生活。

(二)国内发展在借鉴了国外订阅服务电子商务网站的成功经验后,名为Myluxbox(我的盒颜悦色)的订阅网站于2011年7月成立,其主要针对女性化妆品市场,在缴纳每月50元的会费后,网站每月会寄送化妆品到家。该网站同普遍的订阅服务网站类似,有着积分、构建会员信息中心等特点,除此之外,它有着其独特的地方,即推出“礼盒惊喜”。和国外的订阅网站相比,国内市场几乎还是空白,仅有一家网站;在订阅内容方面,狭窄不全面;在会员数量方面,这一模式并不为国内广大消费者所知晓,会员人数较少。

二、“订阅”服务网站的优势

(一)保障产品质量,重塑消费者信任传统营销模式的泛滥和市场上产品的良莠不齐,导致了消费者对销售人员以及对产品的不信任,出现转换行为、抱怨行为、负面口碑传播行为等。而订阅服务网站通过获得会员并为其建立个人信息,取得与用户间的直接联系,随时掌握用户的变化,成功得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人文精神纳入了发展战略与产品营销,打破了同消费者的不信任关系。另一方面,订阅网站构建了消费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企业在互联网上的互动交流平台,如可以在twitter、facebook上分享产品信息、使用效果等。网站自身则需保证产品质量以获得口碑,消费者的信任通过网络迅速传播,据调查显示70%的消费者相信网络上顾客的观点[1]。订阅服务网站成功获得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

(二)满足消费者需要,为其提供便利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各方面压力的增大导致消费者闲暇时间减少,这是衍生出各类网上购物的原因之一。订阅服务网站提供的产品是使用率高,周期性强,并且成本不高的产品,它的产生使消费者无需定期到各大商场进行挑选,为其节省了时间。并且在为会员建立个人信息数据库后,由网站专业人员针对个人信息挑选产品,可以让消费者使用到适合自己的产品,这样的使用体验也降低了消费者在选择品牌繁多的产品时所承担的风险,为其提供了便利。

(三)积极调整并优化供应链,降低人力成本、投入成本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缩小了经营空间,使现实具体的市场虚拟化,网络操作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数量,降低了经营成本、人力成本。并且通过网络获取会员信息、构建与供应商的联系、获取产品信息使得企业与消费者和供应商等多方联系更加紧密,信息更新更为迅速[2]。在物流方面,会员通过“订阅”直接取得产品,也可以省去经销商、零售商等传统销售的中间环节,对调整供应链有着积极作用,为网站节省了投入费用。

(四)投放精准,提高转化率,有利于产品的传播当下传统营销模式泛滥,未了解消费者需要而广泛投递试用品,这样的营销没有针对性,样品的投放不准确,无法找到消费者的喜好,对产品转化率不仅没有积极影响甚至会对产品宣传产生负面效果。订阅服务网站在了解消费者的个人喜好等信息后,不仅能克服市场营销投放程度低的缺陷,并且在消费者使用满意后,能够从零售商处购买产品,提高了使用产品的转化率,对产品的宣传传播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提高供应商之间、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良性竞争力对于供应商自身,都十分重视产品样本是否有被消费者使用,因为消费者的使用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次是否会长期选择该产品的机会,如伊利莎白雅顿等品牌都竞相通过Birchbox的会员渠道努力将化妆品小样送到会员手中。这使得供应商为取得该项权利展开竞争,提高自身产品质量而取得消费者亲睐。对于订阅服务网站本身而言,在整体市场营销的背景下[3],即以消费者价值为中心,把传统营销中与供应商间的对立关系转化为了长期合作关系,避免了恶性竞争。(六)较完善的维权机制,保障消费者权益订阅服务网站除了有专业人员对产品精挑细选的保障外,若消费者对于产品不满意可以申请退货,并且消费者可以在订购一段时间后选择是否续订服务,这样完善的维权机制避免了消费者处于网络购物消费模式的弱势地位,使消费者拥有最大范围的自主选择产品和获得产品使用体验的权利,和同一时期产生的“团购”模式比较,该模式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

三、“订阅”服务网站所需发展条件及国内现状

(一)健全的信用体系国外订阅服务网站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国外健全的信用体系,西方在其发达经济的支持下发展个人信用消费较早,已然成为了“征信国家”。其完善的信用体系使得支付程序简单,降低了买卖双方交易风险,提高了消费者信心。中国2003年成立征信管理的内设机构,2009年公布了《征信管理条例》,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起步晚,存在的问题较多,如个人信用意识淡薄,受传统观念影响,尚未建立起覆盖全国的个人信用信息共享系统等[4]。无论从消费者自身还是国家制度的建立来说,信用体系都是不完善的。信用体系的监管,不仅能减少银行的风险,还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目_购模式发展迅速,大多数网站仅支持网上银行支付,其操作程序繁琐,安全隐患较大,并且信息的不对称降低了买卖双方的信心,提高了交易成本。虽然有些支付平台支持信用卡支付,如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和中信银行推出网购信用卡,其推动了信用卡消费模式的发展,但受传统观念影响,认知度偏低,使用率不高。

(二)完善的物流体系发达国家的物流业已进入成熟阶段,物流服务的拓展,物流服务过程的延生,物流服务覆盖面积大,电子物流发展迅速,这些优势使订阅服务网站在寄送产品时快速、准确、方便。高效又低成本的物流使得企业和消费者得到双赢的局面。从订阅服务网站来看,需要严格的控制物流成本来提高利润。我国大多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部分自建物流体系的 公司则需投入大量资金使得成本过高。从物流体系整体上看,与国外相比,我国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服务意识不高;物流覆盖面积小,在偏远地区物流无法配送到;物流技术信息化水平低,服务网络不健全,软硬件设施落后,机械化操作水平低[5];物流管理缺乏专业人才,管理不统一,阻碍了全国性综合物流体系的建立;并且,我国物流业缺乏专门的法律规定,使市场上物流企业鱼龙混杂,降低了安全性。总的来说,我国的物流体系尚不健全,从目_购中存在的消费者投诉日益增多的现状中可以得知。

(三)丰富的人力资本经营该模式的网站需要技术型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专业人员不仅要熟悉物流环节,有专业的网络知识,还要有处理海量信息并从中挑选出关键信息提出满足客户需求的建议等的能力。也就是说,这类型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的技能,还要有高水平的管理能力。我国电子商务起步晚,国内电子商务人才的欠缺,阻碍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在人才教育上,近几年来,虽然全国各高校均有开设相关教育课程进行人才培养,但具有较高学历的毕业生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经验,一些职业学校的学生有着一定程度的经验却缺乏部分专业知识,使得教育培养效果不明显。而且培养的内容不仅应针对专业技能,还应培养相关的管理能力,使其成为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市场需要。人力资本是竞争力的管理,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的短缺将会制约订阅服务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6]

(四)安全的网络环境订阅服务网站要有长久的发展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网站应构建安全的网络环境,以保障消费者详细、全面的个人信息安全以及支付环境的安全。中国对于网络安全的意识淡薄,当_络环境的开放性、复杂性、多变性和系统的脆弱性并未引起广泛重视。一方面,我国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损害网络安全的处罚条例,一方面,网站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网站进行安全管理,还有就是用户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强。除此之外,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也是保证网络环境安全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依赖于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开发资金的投入。中国网购的迅速发展可以看出我国的网络环境安全有着基本的保障,但要保证订阅服务网站长久、安全、有秩序的发展,还需要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

(五)庞大的网络覆盖面和网购群体较大的网络覆盖率保障了订阅服务网站有广泛的潜在消费者,这是订阅服务网站发展的基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11月份测算,中国网民数已达亿户,其中互联网的宽带用户达到亿,比上一年净增,手机网民数量达到亿,全体网民中手机普及率达。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在今年的《中国数字化新世代:未来的网络领军者》报告中指出,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每日上网时间比美国互联网用户多出一小时左右,同时中国的网络购物者数量达到亿,高于美国的亿。到2015年,中国将新增近2亿网民,互联网用户总数将达到7亿。而到那时,在网上购物的互联网用户比例有望达到47%,超过3亿人。报告还表示,2015年前后,中国或将成为世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近10%的零售将在网上进行[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网络高覆盖率和网上消费人数的增长将会使订阅模式拥有庞大的市场。

四、国内发展订阅服务网站相关建议

(一)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在国内应针对性的加大有关信用卡消费的宣传,以社会上学生、公务员等为主要宣传对象,以社会公众为普及对象。让消费者全面了解其自身拥有的权利与义务,让消费者认识到信用消费的好处和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培养消费者的诚信意识,逐步转变消费者传统消费观念,为信用体系建设配备基本的群众基础。一方面,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国家相关部门应结合信用卡消费的现状,借鉴国外的有关信用法律,不断完善国内的信用法律,以确保个人数据的安全,征信机构的合法,促进和监督信用体系建设的规范进行。另一方面,征信管理机关应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共享体系、失信惩罚机制等相关机制,提高信用信息的对称性,维持市场上信用消费的正常运行,对失信行为起到惩罚作用。

(二)加强物流体系建设要使得方便快捷普及的订阅服务网站在国内有所发展,国家需要加强物流体系在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建设,在政策上对物流业发展予以支持,保证物流体系在软硬件上的配备和市场主导下物流业的自由发展。相关部门应建立相关法律,在法律约束力方面保证物流的安全性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要保证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需制定在物流方面的长期发展策略,可以建立企业自己的物流体系,国内如京东商城、当当网等为数不多的网站拥有自己的物流体系。也可以选择与第三方物流长期合作,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网站安全建设必要性 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 信息化 建设 管理问题 措施

目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方式,为了适应这种变革,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而所谓的企业信息化指的是企业在生产、流通及服务等各项业务活动中,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技术把企业的生产、经营、设计等各个环节,进行整合,从而实现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过程。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上面的一些缺陷,使得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如何加强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实施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的传统生产管理模式,通过信息技术与产业相结合,把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即可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又可提高产品质量,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比如,企业内部沿用马钢两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软件( Lotus)进行公文的办理工作,从文件登记审批传阅查询到归档,全过程规范统一,有效缩短了文件的办理和查阅时间,提高了办公效率。又如在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方面,采用计算机工程辅助绘图软件绘图,通过工程量清单计价软件进行招投标文件编制和工程预算审核等,节约了成本开支,克服了传统的计算审核所带来的困难,保障了工程管理的顺利实施。

(二)计算机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中,计算机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所以,加强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在改善企业内部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市场反应能力和自动化水平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得到广泛的应用,企业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变化的需要,就必须要对员工经常性地进行一系列的专业培训,使他们学习掌握先进的操作规程和技术,从而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例如,某办公楼,利用马钢门禁卡和员工考勤管理系统实现对企业员工的出勤考核管理,优化了企业的管理流程。

二、企业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初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亟待改进,并不断加以系统化,否则将会影响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大致看了,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企业的领导和职工在对待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识和态度上存在问题,不能将计算机信息建设和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工作去做而是认为信息化仅仅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等完成对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操作和使用。

(二)相对于信息化建设而言,部分企业的制度与管理措施比较滞后,还没有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约束和推广办法,且在应用深度上对信息化软件如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使用的深度扩展不够,致使信息化管理在应用上没有实质性进展。

(三)不少企业都紧缺专门从事信息化教育与管理的人才,在技术支持和人员潜能发挥与利用上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加强企业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企业在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应当借助现有的网络平台,进行一些必要的改进工作,不断探索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新思路。

(一)加强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建设。在企业上下广泛宣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强化全员信息化建设意识与信息化管理的观念,同时引导大家正确地使用网络和信息资源。从制度上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要有专门的机构或部门对企业信息化管理进行整体规划和分步实施,在推行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绩效评价机制,以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加强对现有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如借助目前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交流,利用企业网站进行信息资料的共享。加强对专业性应用软件在功能上的深化运用,鼓励员工加强对专业应用软件使用功能的深入研究,充分利用软件资源。

(三)加强对企业的网络安全建设。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已成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应加强对网络安全的建设,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以监督和控制,如购置并安装网络防火墙进行实时更新或升级病毒包对企业网络实施保护,以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对企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信息技术方面,企业除配备专业性技术人才外,还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人才。要组织对信息化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技术水平,鼓励其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和深度应用,逐步形成一批贴近企业需要的、专业性强的信息技术支撑力量。

四、结语

总之,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是企业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和系统性的重要工作,尽管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难题,但是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来加以改进,首先要端正态度,提高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对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认识,然后从技术方面管理模式方面人才培养方面等探索强化企业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新方案和新策略,从而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管理水平,保证企业向更合理、更科学和更健康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网站安全建设必要性 第9篇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 A

一、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

国际上把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定义为:确保计算机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不遭受恶意地破坏和泄露。其首要任务是设计算机安全管理技术和搭建计算机安全保护系统。可审计性、保密性和完整性是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显著特点。可审计性是指网络交流结束之后,用户不能够否认自己所接收的信息和自己做出的其他相关行为。保密性是指用户不可随意地将计算机网络信息泄漏给其他实体和个人,更不可以提供给别人使用。完整性是指用户不能擅自修改未获得准许的网络信息,也不能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擅自修改、损坏和插入信息。

二、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深入应用,非法访问、蓄意攻击等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防火墙、身份认证、IDS、数据加密、VPN 等管理系统和安全防护的应用也随之加强。由于其功能各异,各自为战,又缺乏统一的管理调度机制,从而形成互相孤立、无关联的“安全孤岛”,进而影响了各个安全产品功能的有效发挥。目前,网络黑客所具备的攻击手段已经超过计算机病毒类别,并且这些攻击手段多为致命手段。由于互联网本身不存在时空和地域的约束,一种新的攻击手段可在短短一周内遍布全世界,并借助网络系统所存在的漏洞进行攻击,从而造成计算机系统瘫痪。如:后门、蠕虫病毒、DOS、网络监听等攻击手段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计算机智能化技术,攻击手段也直接指向互联网基础协议,严重破坏操作系统。

三、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

1、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对计算机数据进行复制的程序代码。它通过编制程序插入计算机进行数据破坏,影响计算机正常使用。蠕虫病毒是最为常见的计算机病毒之一。它以计算机为载体,通过计算机程序漏洞进行传播,具有相当强的传播性、破坏性、隐蔽性和潜伏性。当它和黑客技术相结合,会对计算机安全运行产生极大威胁。

2、木马程序和后门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后门” 也随之潜入计算机系统。“后门”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管理人员无法阻止其进入计算机系统。第二,种植者潜入系统所需时间少,且隐蔽性高。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升级,木马程序也不断产生新的技术。如“特洛伊木马”后门程序,能为黑客控制计算机提供便利,且具有超强的隐蔽性。木马程序主要有控制器程序和木马服务器程序。计算机安装木马服务器程序的时候,黑客通过木马控制器程序潜入计算机控制系统,从而达到控制整个计算机程序的目的。

3、外在环境影响和安全意识

自然灾害、计算机场地环境、电池辐射等外在环境也会对计算机进行无意识的影响。同时,由于绝大多数计算机用户只重视方便和实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计算机安全措施和信息保护,从而导致大量计算计网络隐患的存在。

四、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策略

1、漏洞扫描和加密

漏洞扫描和加密技术在大型网络系统中有复杂性和多变性。漏洞扫描首先需要利用安全扫描工具查找网络安全相关漏洞,然后对系统进行优化,达到修补漏洞的目的。加密技术主要对原文件进行加密处理,形成一定数量的不可读代码,只有通过输入密码,文件才能正确地显示出来,从而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实施保护。

2、防火墙的应用和入侵检测

防火墙是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防线,它在准许内部系统进入外部系统的同时,成功地阻止外部事物对内部网络的入侵。这就要求防火墙相关管理人员预先做好数据包的控制工作,确保所有信息都必须通过防火墙处理且同意后方能进入内部系统。入侵检测技术是指通过检测违反计算机网络安全信息的技术。当系统被入侵时,及时记录和检测,并对不能进行的活动加以限制,从而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有效防护。

3、网络病毒防范和反病毒系统

反病毒系统是指禁止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计算机相关技术人员根据对计算机病毒的了解进行与之相应的反病毒设计,从而促进计算机安全运行。近年来,互联网病毒传播途径越来越多,扩散速度也日益增快,传统的单机防止病毒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互联网络的要求。因此,有效利用局域网全面进行病毒防治工作势在必行。比如:拥有局域网络的学校、政府机关,可着手建立软件病毒控制相关平台。当与互联了连接时,可以有效运用该平台的相关病毒软件进行有效防护。

五、加强计算机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一) 培养专业人才

当代社会是注重人才的社会,由于各种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钻研成为高文化素质的人才进行才华展示的平台,所以各种文化学问也层出不穷,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管理要求的人才也更加的全面。所以专业的技术型人才,才能把计算机信息管理与网络安全建设掌握到位,促使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不断的进步,因为专业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从培养出发点就是要求其具有熟练应用和操作计算机的能力,而且能够熟悉 .NET 框架平台,熟练基于 .NET 框架的程序开发,熟练掌握 SQL Server 数据库,能够对数据库进行各种操作,全面的保障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全面推广和不断创新,在抓住主要的技术核心时能够综合的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的更多领域的要求,把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当代经济发展建设的基础配施,从而使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网络的安全运行更加的具有全面性,所以人才是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网络安全运行的主要推动力量,专业的人才才会应对不同的问题是能够全面的解决,从本质上把信息技术的管理措施和理论实际相结合,不断开发新的适合社会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

(二)加强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操作防护系统

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就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序性,所以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防护系统,就是针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漏洞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补救,促使把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过防护系统的安全运行将可能存在的系统漏洞进行逐一扫描,强化补救方案,及时对软件进行更新,防止病毒的入侵。另外对网络中所有的安全产品,如防火墙、VPN、防病毒、入侵检测 ( 网络、主机 )、漏洞扫描等产品实现统一管理、统一监控。对网络中的安全设备、操作系统及应用系统的日志信息收集汇总,实现对这些信息的查询和统计, 并通过对这些集中的信息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更深层次的安全分析结果。

(三) 建立健全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

有效健全的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网络潜在威胁,也可以促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保证企业运营在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中,从而积极防止黑客、病毒入侵。要建立专业的安全管理小组,进而加强对于防病毒体系的建立健全,安装有效的杀毒软件,定期更新,定期扫描,以确保系统安全。及时更换落伍的电脑,实现标准电脑的普遍配置,确保不能因为计算机硬件的故障而出现重大事故。所以建立健全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就是全面的保障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能够正常的在网络环境中发展。

六、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实施措施的必要性

首先,是安装防火墙的必要性。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因此所有的计算机用户都和Internet联系在一起。防火墙的构成部分包括了硬件和软件系统,它可以有效地将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隔绝开来,在外部信息进来时给予一定的访问权限,有效监督进出信息的安全性,防止外网对内部系统进行攻击和破坏。其次,是数据加密的必要性。随着电子商务不断发展,企业越来越倾向于无纸化办公,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大量的重要数据和商业机密往往通过网络来进行传输,这无疑给了黑客一个很明显的攻击对象。因此为了确保企业机密的安全性,通过数据加密后在进行数据的传递,是确保不被不法分子盗取篡改的有效措施。最后,就是自主创新的必要性。目前不少安全软件的芯片都是进口产品或者采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开发,而鉴于芯片在电脑构成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能够确保安全性,有必要加强我国的自主研发创新,从而在信息网络安全上掌握主动性。

结束语:

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营造一个安全的管理体系,保护信息资源不受侵害和损害,并且针对相关可疑的行为进行提前侦测,做出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核心内容是保障信息网络内部信息与数据的安全, 为信息和数据提供安全服务。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不断的对于管理体系进行更新,满足不同行业的具体需求。与此同时, 不同的应用环境有着不同的安全方面的防范要求,安全管理策略的制定上,也要遵循因地制宜的方式,保证安全防护工作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毛学港, 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 科技信息,2010,(1).

[2]. 杨丹子, 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现状与防范措施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7).

网站安全建设必要性 第10篇

【关键词】安全;电子政务;体系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政务、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拓宽民主参与渠道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了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了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形成了精简、高效的政府运作模式。由于电子政务是以互联网为平台,经常与外部网络环境相接触,比较容易受到病毒侵扰或者是非法的、恶意的攻击,因而安全问题应成为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首要问题,并贯穿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整个过程。同时,电子政务安全体系建设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劳永逸。随着系统安全状态的不断变化,应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对电子政务建设中自身的不足和隐患有充分的认识,不断从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完善,构建一套可管理、易部署、高安全的可信电子政务体系。

一、电子政务安全防护的必要性

电子政务是基于网络的、符合Internet技术标准的面向政府机关、企 业以及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和处理系统。

近年来,各国政府机构的信息系统遭到的各种入侵、攻击和破坏时有发生,既受到外部环境的威胁,也受到内部环境的威胁。电子政务面临的各种威胁,主要包括黑客与计算机犯罪、网络病毒的蔓延和破坏、机要信息的流失与信息间谍的潜入、网上恐怖活动与信息战争、内部人员的违法和违规、临近式的恶意破坏、安全产品软硬件的缺陷、刚络的脆弱性和系统的漏洞等等。这些威胁会给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还会带来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甚至是人类生存等的重大问题。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要求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1)电子政务系统中有很多的政府公文在流转,这些信息通过网络传送时不能被窃听、泄密、篡改和伪造。

(2)电子政务外网一般对外界各种信息,包括政策、法规和条例等等。这些信息是严肃的、权威的,不能被入侵者篡改、歪曲。

(3)电子政务系统一旦启用后,必须稳定可靠,从而保证各种业务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4)政府网站收集的各种公众反馈信息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被入侵者篡改、歪曲,并且能够安全地被反馈到相关的政府部门。

为维护政府的良好形象、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的稳定运行、避免重大损失等,建立起安全的电子政务体系以保障电子政务的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二、电子政务安全存在的问题

(1)观念落后,意识淡薄

虽然自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启动以来,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网络系统建设,看重网络带来的便利与高效,更有人提出应把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提高到研制“两弹一星”的高度去认识。但是有些地方对信息安全工作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由于公众对计算机犯罪的态度比较“宽容”,从而使得部分公务员的信息安全意识淡薄。

(2)技术水平较低

我国大多数政府和部门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在建网初期都是按照双网模式来进行规划和建设的。内网作为内部信息和公文传输平台,外网向公众一些公共服务信息和政府互动平台。由于双网实现了物理隔离,虽然实现了工作的便利与高效,但是信息的安全没有保障。

网络安全建设严重滞后:1、安全事故监控和响应缺乏技术手段。2、安全技术手段使用不足。大部分系统都存在很多空白空间。不同安全域之间的连接都没有通过防火墙进行访问控制。3缺乏统一规划,安全问题更加复杂。由于电子政务系统为了提高系 统兼容性一般都具有多个不同的平台,这虽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投资回报,但同时也让安全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了。4、系统普遍存在缺省配置开放不必要的端口,没有打安全补丁,口令强度严重不足,使用缺省的口令配置等。

(3)法律法规滞后

电子政务需要政府部门做到信息公开、政务公开,提高政务的透明度。但现有法律法规中尚无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近年来,国家各部委相继颁布了许多关于政务信息公开的法规,有力地促进了政务信息公开。这些法律法规规范了电子政务运行时候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在客观上促进了电子政务建设,明确了信息技术手段在行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我国电子政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明显滞后,表现为现有的相关法律规范立法层次不高,立法理念和技术相对陈旧,现行的政策法规无法适应网络和信息时展的需要,因而对法律法规的需求更加迫切。

(4)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

电子政务安全大部分都停留在技术层面上,管理这一核心环节很少重视,同时相应的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管理混乱,责权不清,制度不全等问题屡见不鲜,这些问题已成为地方电子政务建设安全保障的瓶颈。

通过对网络安全事件统计报告显示:国外政府入侵的安全风险指数为21%,黑客入侵的安全风险指数为48%,竞争对手入侵的安全风险指数为72%,组织内部不满雇员入侵的安全风险指数为89%。以上数据表明,来自内部人员的安全威胁几率更大,更加可怕的是内部人员了解内部的网络、主机和应用系统的结构;能够知道内部网络和系统管理员的工作规律,甚至自己就是管理员。因而,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如果没有好的管理,再好的技术和设备都无法确保其信息安全。

三、电子政务安全体系建设的对策

为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构建安全的电子政务体系,我们应该采取下列措施:

(1)加强宣传,培养信息安全意识

电子政务是近些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出现的产物,是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方式。信息安全意识,指的是公务员对电子政务中信息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与危害以及保证政府信息安全的意义的正确认识,发现电子政务中影响信息安全的现象和行为的敏锐性,维护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主动性。但是大多数公务员岁其概念、内涵和特点尚不理解。因此,当前必须加强电子政务与传统的政府管理的差异,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电子政务对信息产业的引导作用等的宣传工作;用多种途径对公务员进行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方面的教育;积极组织各种专题讲座和培训班,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积极开展安全策略研究,使各级领导树立正确观念。

(2)强化技术保障

1、提高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通常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定期对新存入计算机的文件进行数据备份,当计算机遭到病毒破坏可以及时恢复主要数据。其次是是合理使用杀毒软件。反病毒软件是不能够防治现有的和未来产生的所有病毒的,因此,必须合理使用和部署防病毒软件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三是制定严格的病毒防治规章。

2、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加密。加密技术是解决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技术核心,加密就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以保证其安全。电子政务所涉及的公文流转等信息往往涉及机密等级的问题,因而必须采取适当的加密方法对信息予以保密。

3、物理隔离。物理隔离是指内部网不得直接或间接连接公共网络。这种物理隔离是通过在每台电脑主板插槽安装物理隔离卡、双硬盘,把一台普通计算机分成两台虚拟机,实现真正的物理隔离。这使得内部网与公共网实现了物理上的隔离,从根本上保证了内部信息网络不受来自互联网的攻击,此外,物理隔离也为内部网划定了明确的安全边界,使得网络的可控性增强,更便于内部管理。

(3)强化法规制度的安全保障

法律法规可以起到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离开了法律,信息安全是脆弱的。在电子政务的建设时也应当考虑以人为本,强化对人的管理。建立和健全法规制度,做到电子政务安全方面的各项工作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国虽然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制定了相当数量法律、法规及一些规范性的文件,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缺乏统一标准、监管成本高、可操作性不强等。因此,需要强化法律、法规建设,使信息安全管理有法可依。

(4)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政府重要数据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就是被他人窃取。为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首先我们要健全数据保护制度。一是做好物理访问控制,防止外部人员接触到存有重要数据的主机、存储设备和打印机等输出设备。二是做好数据的逻辑访问控制。三是做好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计划。

参考文献:

[1]杜治溯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的互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代安明试论电子政务及其办公自动化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6S)

[3]吴爱明中国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樊博电子政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5]崔丽,沈昌祥国家安全概念: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应从“两弹一星”的高度去认识中国青年报,2011-06-l8

[6]尹秀莲,于跃武电子政务与网络信息安全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2)

[8]汤志伟电子政府的信息网络安全及防范对策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

网站安全建设必要性 第11篇

网络未进行等级区分我国《全国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电力企业有义务对网络进行安全等级划分。具体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类,其中横向是要求能够实现实时监控系统与非实时监控系统之间的相互连接。纵向上是要求实现实时监控系统之间的互联。但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很多电力企业没有实现网络化的数据传输,同时在主站与厂站之间也没有实现光纤载波双通道。

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不足当前,很多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程度都在不断加强,但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还停留在以往的水平上,不能很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安全保障。在管理体系上,很多企业都没有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在面对信息安全问题时无从下手处理。在软件应用上,缺乏专业的防病毒软件,很多企业都自主选择一些常用的网络杀毒软件,无法做到与企业信息防护相匹配。在信息备份和恢复方面,很多电力企业没有建立信息备份和恢复机制,信息一旦丢失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电力企业服务器存在的安全隐患众所周知,电力企业的服务器种类和数量众多,既包含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还包含算费服务器、银电联网服务器等。当_络上针对各类服务器的攻击时刻在发生,服务器的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网络信息的安全。尽管这些服务器有各自的认证,但入侵者还可以采用QL注入、脚本注入、命令注入方式等方式来窃取数据库中的机密数据,同时,由于服务器内数据未进行加密,在信息交流传递过程中会存在信息泄露风险。

2电力企业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进行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电力企业在进行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时,技术革新是一方面,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因此,在进行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实施阶段,需要对企业当前面临的网络信息安全环境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可以降低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的突破口,并计算投入和降低风险带来的收益之前的差额,权衡电力企业进行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的必要性。对于很多电力企业而言,弄清楚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风险点以及解决对策非常重要,对于后期的具体实施起到事半功的效果。

构建防火墙防火墙是一种能有效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性措施,有软件防火墙与硬件防火墙这两类。防火墙可以很好的帮助服务器阻挡外界信息和指令,同时对信息传输指令加以控制。电力企业可以通过“防火墙+杀毒软件”的配置来对内部的服务器与计算机进行安全保护。为了防止各种意外的发生,需要对各种数据进行定期的备份。电力企业防火墙体系构建如下:访问控制列表构建防火墙控制体系。通过对访问控制列表的调节能够有效的实现路由器对数据包的选择。通过对访问控制列表的增删,能有效的对网络进行控制,对流入和流出路由器接口的数据包进行过滤,达到部分网络防火墙的效果。

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控制对网络信息安全直接威胁最大的是网络病毒,而新型计算机病毒对电力企业网络安全的影响最大。目前,很多电力企业都是在病毒入侵导致系统或者数据瘫痪后才发现问题,此时挽救的几率已经很小。因此,需要企业网络管理部门在病毒入侵之前就能够切断,从根源上避免计算机病毒对信息造成威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计算机病毒预防管理体系,从病毒监控、强制防止及恢复四个环节着手,将病毒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前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防止病毒继续扩散,同样的在病毒入侵之后的有效查杀也至关重要。很多电力企业已经建立了防毒系统,可以保证在病毒代码到来之前,就能够通过可疑信息过滤、端口屏蔽、共享控制、重要文件、文件夹写保护等各种手段来对病毒进行有效控制,使得新病毒未进来的进不来、进来的又没有扩散的途径。

开展电力企业内部的全员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在企业安全管理建设过程中,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学习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各级主管及班长应积极带头,确保人人参与、人人掌握,防止实际工作中因个人操作不当造成风险发生。在具体学习和培训过程中,各个电力企业应当按需定制,针对中高级管理人员,应当着重管理和领导技能培训,学习企业信息安全的控制重点和需要达成的目标,便于指定决策。针对岗位负责人,应当充分灌输信息安全防护的意义,信息安全事故发生时应采取的处理方式。针对具体业务人员,应让他们学习确保信息安全而必须遵循的操作手法,同时强化个人责任意识并告知因个人原因发生信息安全风险需要承担的责任。只有逐层逐级开展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才能从思想层面加强企业信息安全建设。

3结论

网站安全建设必要性 第12篇

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性为进一步加快我国卫生信息化整体的建设步伐,推进信息技术在全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改善我国卫生防疫、公众医疗、基层卫生等状况,提高公共卫生健康水平,国家鼓励地方政府建设全国联网五级数字卫生信息平台。即:建设覆盖全国“省—市—县(市、区)—乡—村”五级数字卫生体系,并通过租用营运商提供的网络,实现对全国卫生信息以及公众健康信息的收集、处理、查询、传输和共享,完成面向公众基于个人健康档案服务和远程医疗会诊。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和管理的必要性安全管理是一个可持续的安全防护过程。信息安全建设是我国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承载着大量事关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信息数据,网络与信息安全不仅关系到卫生信息化的健康发展,而且已经成为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展卫生行业信息化必须重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和管理体系建设。一是强化安全保密意识,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是确保卫生行业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二是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完善规范的制度,是做好卫生行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基础;三是建立信息安全组织体系,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是做好卫生行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关键;四是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正确处理“五级数字卫生体系”安全,是确保信息安全投资效益的最佳选择。

2卫生信息安全的风险与需求分析

随着网络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是信息化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当今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广度、速度都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无法比拟的。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黑客攻击成指数级增长,利用互联网传播有害信息的手段层出不穷。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不可忽视的安全风险。所以,可靠的卫生信息就需要一个安全的数据运行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或社会提供有效的、高质量的、安全的数据保障。

安全风险分析目前卫生系统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应用系统风险和网络风险。应用系统风险主要体现在身份认证、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授权管理控制等,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应用系统的改造提升得到控制。网络风险主要体现在网络结构不够清晰、区域划分不合理、区域边界防护措施缺失、接入网络缺少相应的防护措施、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容易造成可用带宽损耗、网络整体布局被获得、网络设备路由错误、网络设备配置错误、网络设备被非授权访问、网络管理通信受到干扰、网络管理通信被中断、传输中的网络管理信息被修改和替换、网络管理中心受到攻击、外部单位接入风险、本地用户接入威胁、恶意代码传播和破坏风险、安全操作风险、安全管理风险等等。系统和网络出现问题,将会造成网络信息丢失和网络瘫痪,无法实现网络功能和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网络安全需求分析保证网络相关设备安全、稳定、可靠地为业务活动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是网络要安全、设备运行要正常。为此,必须要保证网络体系结构安全,采用各种安全措施有效防止卫生网络系统遭到非法入侵、未经授权的存取或破坏可能造成的数据丢失、系统崩溃等事故发生;采用灵活的网络拓扑和冗余与备份,保证网络结构不因单点故障造成网络业务活动的中断;采用可信的网络管理手段,保证结构的完整性。网络系统遭到有意攻击、设备故障、网络管理出现漏洞等是网络安全防范的重点。

边界安全需求分析清晰、规范地界定、标识网络边界,是网络边界设备和安全网关实施防护的有效措施。采用具有多层访问控制功能的防火墙对接入实施控制;使用基于网络的IDS有效侦测来自内部、外部对网络边界的攻击,严格记录网络安全事件,配备网络边界设备脆弱性评估工具,有效监控网络边界设备的配置、运行状态和负载;配置网络穿透性测试工具,定期或不定期对网络边界安全有效性进行检查。边界安全是网络安全的门户,提升网络边界安全设备管理服务功能,是保证安全策略设计、配置、部署等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网络管理安全需求分析对于卫生网络系统而言,网络与信息的安全时常受到威胁,最常见的就是拒绝服务攻击、网页篡改、恶意程序等。为保证网络与信息的安全,需要构造科学、有效的网络安全管理平台。以业务为中心,面向卫生系统,将不同的网络进行整合,基于应用环境来管理网络及其设备的正常运行。当网络异常时,基于事先制订的策略(主要是应急方案)和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主动采取行动(如:终止、切断相关连接;停止部分非关键业务等),达到主动保证卫生系统网络安全和正常运行的目的。

3卫生信息安全的防御体系与网络的维护

卫生信息安全的防御体系卫生信息安全防御体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攻防双方都是与时俱进的。防护的目的在于阻止入侵或者延迟入侵所需要的时间,以便为检测和响应争取主动。一旦防护失效,通过检测和响应,可以及时修复漏洞,杜绝威胁,防止损失扩大,确保业务运行的持续性。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攻击和防御构成了一种动态平衡的体系。一段时间内,安全防御发挥着有效的作用,此时的安全体系就具有一定的平衡性,但这种平衡是相对稳定的,一旦攻击技术有所突破,防御也需要随之更新,安全防御体系就是在这种由此及彼的相互牵制中动态发展的。

网络的维护随着信息系统在卫生行业的应用,网络安全问题日渐凸显。一旦网络出现故障,小到造成单机信息丢失、被窃取、操作系统瘫痪;大到全网网络服务中断,业务被迫停滞,甚至是重要数据丢失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在新医改大背景下,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构建坚固的网络环境,是每一个医疗单位的责任,同时也是挑战。在网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对网络基础设施的维护主要包括:确保网络传输的正常;掌握卫生系统主干设备的配置及配置参数变更情况,备份各个设备的配置文件。这里的设备主要是指交换机和路由器、服务器等。主要任务是:负责网络布线配线架的管理,确保配线的合理有序;掌握内部网络连接情况,以便发现问题迅速定位;掌握与外部网络的连接配置,监督网络通信情况,发现问题后与有关机构及时联系;实时监控整个卫生行业内部网络的运转和通信流量情况。

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策略面对复杂的大规模网络环境,无论采取多么完美的安全保护措施,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都在所难免。因此,在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其安全风险控制策略,利用相关技术及管理措施降低或化解风险,如物理安全策略、软件安全策略、管理安全策略、数据安全策略等,可以将系统安全风险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

网站安全建设必要性 第13篇

0引言

随着光纤宽带、移动电话、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通信服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社会的信息化推进,通信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通信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全球迅猛发展,信息化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同时我们也正受到日益严重的来自网络的安全威胁,比如黑客攻击、重要信息被盗等,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给人们的财产和精神带来很大损失。但是,在世界范围内,黑客活动越来越猖狂,黑客攻击者无孔不入,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除此之外,互联网上黑客网站还在不断增加,这就给黑客更多的学习攻击的信息,在黑客网站上,学习黑客技术、获得黑客攻击工具变得轻而易举,更是加大了对互联网的威胁。如何才能保障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怎样才能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尤其是网络上重要的数据的安全性。

在通信领域,信息安全尤为重要,它是通信安全的重要环节。在通信组织运作时,信息安全是维护通信安全的重要内容。通信涉及到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小到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大到国与国之间的信息交流。因此,研究信息安全和防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通信运用中加强信息安全和防护的必要性

搞好信息安全防护是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前提

众所周知,未来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网络空间的争夺尤其激烈。信息化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焦点,如果信息安全防护工作跟不上,一个国家可能面临信息被窃、网络被毁、指挥系统瘫痪、制信息权丧失的严重后果。因此,信息安全防护不仅是未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而且将作为交战双方信息攻防的重要手段,贯穿战争的全过程。一旦信息安全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整个国家的经济瘫痪,战争和军事领域是这样,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也不例外。信息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世界的安定和平。比如,美国加利弗尼亚州银行协会的曾经发出一份报告,称如果该银行的数据库系统遭到网络“黑客”的破坏,造成的后果将是致命的,3天就会影响加州的经济,5天就能波及全美经济,7天会使全世界经济遭受损失。鉴于信息安全如此重要,美国国家委员会早在2000年初的《国家安全战备报告》里就强调:执行国家安全政策时把信息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俄罗斯于2000年通过的《国家信息安全学说》,第一次把信息安全摆在战略地位。并从理论和时间中加强信息安全的防护。近年来,我国也越来越重视信息安全问题,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为我国信息安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信息安全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在军事信息安全上,同时也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当今社会,由于国家活动对信息和信息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所以一旦信息系统遭到破坏,就可能导致整个国家能源供应的中断、经济活动的瘫痪、国防力量的削弱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其后果不堪设想。由于我国信息化起步较晚,目前信息化系统大多数还处在“不设防’,的状态下,国防信息安全的形势十分严峻。具体体现在以卜几个方面:首先,全社会对信息安全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很多人对信息安全缺乏足够的了解,对因忽视信息安全而可能造成的重大危害还认识不足,信息安全观念还十分淡薄。因此,在研究开发信息系统过程中对信息安全问题不够重视,许多应用系统处在不设防状态,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和危险性。其次,我国的信息化系统还严重依赖大量的信息技术及设备极有可能对我国信息系统埋下不安全的隐患。无论是在计算机硬件上,还是在计算机软件上,我国信息化系统的国产率还较低,而在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的过程中,又缺乏必要的信息安全检测和改造。再次,在军事领域,通过网络泄密的事故屡有发生,敌对势力“黑客”攻击对我军事信息安全危害极大。最后,我国国家信息安全防护管理机构缺乏权威,协调不够,对信息系统的监督管理还不够有力。各信息系统条块分割、相互隔离,管理混乱,缺乏与信息化进程相一致的国家信息安全总体规划,妨碍了信息安全管理的方针、原则和国家有关法规的贯彻执行。

二、通信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网络安全意识有待加强

我国的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特别是军事信息,由于存在扩散和较为敏感的特征,有的人利用了这一特点采取种种手段截获信息,以便了解和掌握对方的新措施。更有甚者,在信息网络运行管理和使用中,更多的是考虑效益、速度和便捷。而把安全、保密等置之度外。因此,我们更要深层次地加强网络安全方面的观念,认识到信息安全防护工作不仅仅是操作人员的“专利”,它更需要所有相关人员来共同防护。

信息网络安全核心技术贫乏

目前,我国在信息安全技术领域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采用的基础硬件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系统软件大部分依赖国外产品。有些设备更是拿来就用,忽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技术上的落后,使得设备受制于人。因此,我们要加大对信息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的研发,避免出现信息泄露的“后门”。

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不完善

防护体系是系统顶层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各系统之间可集成、可互操作的关键。以前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主要是进行一对一的攻防,技术单一。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已经成为一个规模庞大、技术复杂、独具特色的重要信息子系统,并担负着网络攻防对抗的重任。因此,现代化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建立应具有多效地安全防护机制、安全防护服务和相应的安全防护管理措施等内容。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人才缺乏

高级系统管理人才缺乏,已成为影响我军信息网络安全防护的因素之一。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人才不仅要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还要熟悉安全技术。既要具有丰富的网络工程建设经验,又要具备管理知识。显然,加大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三、通信组织运用中的网络安全防护

网络安全是通信系统安全的重要环节。保障通信组织的安全主要是保障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备受关注,如何防范病毒入侵、保护信息安全是人们关心的问题,笔者总结了几点常用的防范措施,遵循这些措施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而降低通信组织中信息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数据备份

对重要信息资料要及时备份,或预存影像资料,保证资料的安全和完整。设置口令,定期更换,以防止人为因素导致重要资料的泄露和丢失。利用镜像技术,在磁盘子系统中有两个系统进行同样的工作,当其中一个系统故障时,另一个系统仍然能正常工作。加密对网络通信加密,以防止网络被窃听和截取,尤其是绝密文件更要加密处理,并定期更换密码。另外,文件废弃处理时对重要文件粉碎处理,并确保文件不可识别。

防治病毒

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是病毒防治。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检查病毒。严格检查引入的软盘或下载的软件和文档的安全性,保证在使用前对软盘进行病毒检查,杀毒软件应及时更新版本。一旦发现正在流行的病毒,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信息资料的安全。

提高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是保障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保障,机房的安全尤为重要,要严格监管机房人员的出入,坚决执行出入管理制度,对机房工作人员要严格审查,做到专人专职、专职专责。另外,可以在机房安装许多装置以确保计算机和计算机设备的安全,例如用高强度电缆在计算机的机箱穿过。但是,所有其他装置的安装,都要确保不损害或者妨碍计算机的操作。

安装补丁软件

为避免人为因素(如黑客攻击)对计算机造成威胁,要及时安装各种安全补丁程序,不要给入侵者以可乘之机。一旦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将会迅速传播,若不及时修正,可能导致无法预料的结果。为了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可以及时关注一些大公司的网站上的系统安全漏洞说明,根据其附有的解决方法,及时安装补丁软件。用户可以经常访问这些站点以获取有用的信息。

构筑防火墙

构筑系统防火墙是一种很有效的防御措施。防火墙是有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设置的,能阻止一般性病毒入侵系统。防火墙的不足之处是很难防止来自内部的攻击,也不能阻止恶意代码的入侵,如病毒和特洛伊木马。

四、加强通信运用中的信息安全与防护的几点建议

为了应付信息安全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国防信息安全建设。

要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的国防信息安全意识

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信息安全知识,树立敌情观念、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强化社会各界的信息安全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安全防护环境。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自己在信息安全防护工作中的重大责仟‘一方而要经常分析新形势卜信息安全工作形势,自觉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各种措施,把这项工作做好;另一方面要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以安全防护知识、理论、技术以及有关法规为内容的自我学习和教育。

要建立完备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信息安全需要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保护。自国家《保密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_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检测和销售许可证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分类原则》、《金融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暂行规定》等一系列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信息安全法规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层次不高,具备完整性、适用性和针对性的信息安全法律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因此,我们应当加快信息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及早建立我国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要加强信息管理

要成立国家信息安全机构,研究确立国家信息安全的重大决策,制定和国家信息安全政策。在此基础上,成立地方各部门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其所属地区和部门内的信息安全实行统一管理。

要加强信息安全技术开发,提高信息安全防护技术水平

没有先进、有效的信息安全技术,国家信息安全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必须借鉴国外先进技术,自主进行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研发和运用。大力发展防火墙技术,开发出高度安全性、高度透明性和高度网络化的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防火墙。积极发展计算机网络病毒防治技术,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为保护国家信息安全打卜一个良好的基础。

加强计算机系统网络风险的防范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是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

首先,可以采取更新技术、更新设备的方式。并且要加强工作人员风险意识,加大网络安全教育的投入。其次,重要数据和信息要及时备份,也可采用影像技术提高资料的完整性。第三,及时更新杀毒软件版本,杀毒软件可将部分病毒拒之门外,杀毒软件更新提高了防御病毒攻击的能力。第五,对重要信息采取加密技术,密码设置应包含数字、字母和其他字符。加密处理可以防止内部信息在网络上被非授权用户拦截。第六,严格执行权限控制,做好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可见信息安全管理在预防风险时的重要性,只有加强监管和管理,才能使信息安全更上一个台阶。

建立和完善计算机系统风险防范的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防范风险的制度是预防风险的基础,是进行信息安全管理和防护的标准。首先,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攻击者的攻击手段也在不断进化,面对高智商的入侵者,我们必须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研究和防范风险。在研究安全技术和防范风险的策略时,可以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他们信息技术起步早,风险评估研究也很成熟,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管理措施,结合我们的实际,应用到风险防范中,形成风险管理制度,严格执行。

其次,应当设立信息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并配备专业技术人才,选拔防范风险的技术骨干,开展对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对系统弱点进行风险评估,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完善信息安全措施,并落实到信息安全管理中去。

五、结论

通信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构建安全的通信系统是进行通信组织运用中信息安全防护的前提。通信系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应以一个良好的安全策略为起点,建立在安全的网络中,保障通信系统的安全,维护信息安全。

网站安全建设必要性 第14篇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网络安全;网络维护;行为控制

1 存储数据的安全

高校数字图书馆数据安全是指数字图书馆中电子信息资源的存储安全和存储读者信息的数据库安全。

当前数字图书馆系统大都使用数据库来存储数据,国内小型数字图书馆系统常用的有Access和My-SQL,有些大中型数字图书馆系统还使用Oracle、SQL Server、DB2和Sybase。目前许多数字图书馆系统网站存储着数以TB的电子资源,这些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根本,如果丢失或损坏(被篡改),将是难以弥补的损失。此外,数字图书馆还存储读者(客户)信息,这些个人信息对读者来说是极其重要且非常敏感的。这些信息的泄露会对读者(客户)造成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害,数字图书馆系统网站难辞其咎。

在构建数字图书馆时,就要确保这些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合理设置用户及表格权限,在保障正常运行的同时,尽可能地阻止非授权用户对数据库中的敏感数据的访问。要对数据库进行异地备份,有条件的话让Web网站与数据库分开,使用NTFS分区,并启用EFS,并对数据库服务器IP地址加密,增加硬件防火墙,加强对数据的保护。对于基于ASP的网站服务器,对ODBC的访问要有用户权限限制,并将Web服务器中的配置ODBC的工具进行删除,加密数据库访问配置文件。

现在数字图书馆系统大多都有客户的虚拟账号,存有余额。国内高校数字图书馆系统软件还提供读者账户在线查询功能,对客户账目查询所提交的信息,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加密协议,也没有对查询数据加密。黑客嗅探并更改查询信息后,很容易获得账户信息,进而获得客户的详细资料,造成客户信息的外泄。现今几乎所有的高校图书馆都有用于与读者交流的论坛。这些论坛大多是在修改购得的商业软件后投入使用的,其源代码在互联网上多有流传,软件开发商编程的疏漏及软件存在的技术缺陷,都可能导致读者信息的泄露。

在这种情况下,读者注册后,其相关信息可能在论坛上出现;论坛调用数据库中读者信息的同时,数据泄漏的风险大大增加;数据库连接的透明性也使数据库服务器容易遭受网络黑客的攻击。

为确保数据完整及安全,对数字图书馆系统网站数据要做到每星期进行一次完整性检查;图书借还信息及电子资源有偿下载信息库自动增量备份要做到30分钟。如我们可以通过使用软件(如使用Symantec Backup Exec 服务器版)来完成。此外,数据库服务器要有足够的冗余,保证在每一工作时间都有服务器正常运行。

2 工作人员操作的安全

操作的安全是指数字图书馆工作人员其对信息处理中,其操作是正常的,对事件处理是在其授权内的正常工作。这就是说工作人员的操作是经过授权、认证的,其行为和结果经过他人(系统)审核,在他人(系统)监控下操作。对于误操作,审核人员可以对此进行恢复。防止操作人员怀有一定的目的进行数据的非授权修改。

工作人员要做好日志的保护和分析工作。网络日志是网络用户对网络的访问记录,也是分析网络安全的重要依据。许多入侵(内外网)都会在系统上留下痕迹,所以日志的保护是相当重要的。数据库运行日志,是数据库各种操作的记录,保存着各种事务运行请求及运行结果。这些日志,对我们监控网络及服务器运行至关重要。有些日志如数据库日志可以通过日志回滚来进行对误操作数据进行恢复,我校2009年就有工作人员误操作造成数据严重丢失现象,就是通过数据库日志回滚来恢复数据的。目前,比较流行的是远程存储单向流。将路由器、防火墙及重要的服务器(包括数据库服务器)的日志备份到其他网络中的计算机,此计算机只能接收指定的网络设备传来的请求,对网络中其他计算机的请求予以舍弃,只接受本地用户本地操作,这样可以保护日志的安全。

3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及各项规章制度

目前,高校开放数字图书馆系统,大大提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但是,许多的高校图书馆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有的高校图书馆缺乏对网络管理员的监控、管理,造成其在数字图书馆中的为所欲为。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当造成网络安全事件发生时,没有人具体负责,造成损失时,没有相应的追责制度。湖北某高校曾出现管理员任意修改系统数据截留有偿下载信息的资金情况发生。我校也有因为没有相关制度,造成责权不明,网络管理虚位,当网络安全事件发生时人员相互推诿,造成不能及时响应,致使数据丢失的严重后果。因此,高校数字图书馆要有适合自己的一套规章制度来监督、约束工作人员,使责权到个人,使违规人员受到相应的惩罚,使工作积极人员得到相应的表彰。

4 使用基于行为网络安全控制技术,加强内部人员管理

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已经不单单局限于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更多的人为因素已经上升到首位。上网行为的监控(包括网络访问限制、邮件监控、网络地址认证监控、网络借入认证等)已经摆在广大网络管理员面前,使用适当的行为控制设备(软硬件)来控制网络行为,更好地维护网络及信息安全。

数字图书馆系统中有相当大部分的成功攻击是来自于图书馆内部人员。他们比较了解系统的构建,熟悉系统的操作,其攻击大部分都具有相当的目的性。有些是想夸耀自己的计算机技术,有些是对工作、社会的不满,还有些是想修改信息获利。有些是离职人员对系统进行破坏。这些人的行为严重地影响了数字图书馆的运行。使用基于行为控制技术的网络安全设备,就可以控制内部人员的上网行为。使其在其职责授权内使用网络资源,其行为受监控,并有详细的日志供日后审核。极大限度地制约此类安全事件的发生。

高校有关部门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使其意识到破坏系统要受到法律的严惩。此外,还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维护高校网络安全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它与网络管理人员和网络使用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关系甚大。若网络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较低,任何技术措施都将失去作用;网络使用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则与技术防范的必要性及技术要求成反比。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网络管理人员和网络使用者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有严格的工作人员审核制度,并结合规章制度来约束内部人员。最大限度的保护系统的稳定和网络的安全。

从本文提出的四方面安全注意事项与2009年12月的笔者在《高校数字图书馆网络安全建设探讨》所提出的三方面一起,形成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高校在构建字图书馆时如若考虑到这七个方面来,所建设的数字图书馆就会安全的多。

参考文献

[1]杨展,张四大.高校数字图书馆数据及网络安全[C]//中国计算机信息防护文集.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8.

网站安全建设必要性 第15篇

在最终有几个具体的公司选择后即确定它们的能力、专长、信誉度符合公司需求后可以分别进行咨询,网站建设是一个很实际的业务,不是由名牌公司设计就会有在路上穿着名牌取得提高回头率的效果,那么性价比就成为唯一的考量标准,相同的产品谁能在保持质量相同的前提下报出相对低的价格,或是在相同的价格下做出更好的产品,那选择它便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

那么,如果有这方面的需求可以考虑与极简慕枫Pithy Mfweb进行合作。

这是一家以独立站saas系统为核心的技术型公司,为全球跨境企业提供专业的品牌出海基础配套服务,通过产品功能的叠加,以基础独立站搭建为核心,最终实现整个企业跨境的完整生态服务。

公司拥有核心竞争力包括设计品牌落地能力,流量运营能力,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独立站运营培训,以及能力较强的Go语言开发团队,专精于极简风格网站设计。

网站安全建设必要性 第16篇

【关键词】信息安全;影响因素;安全措施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烟草企业基于网络信息系统也在迅速增加,现已运行的信息系统有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网上交易系统、工商营销协同系统、烟叶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公文远程传输系统、专卖准运证管理系统、专卖证件统计报送系统、数字仓储系统、用友财务管理系统、MES、ERP等。基于网络信息系统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高效和便捷,但随之而来网络安全问题也在困扰着终端用户。木马、蠕虫等病毒传播使企业信息安全状况进一步恶化,这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信息系统应用所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

在烟草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得到了广泛应用。互联网的开放性以及其他因素导致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系统存在很多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隐患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物理安全

计算机网络物理安全是指人为对网络的损害,最常见的是企业的外来施工人员由于对地下电缆走向不了解,容易造成光缆电缆被破坏,引起网络安全故障;另外计算机用户由于缺乏相关的硬件知识,人为地非正常操作电脑,容易引起网络不安全事件发生。

访问控制安全

网络安全系统的最外层防线就是网络用户登录,但是随着企业内部计算机连接的日益广泛,内部访问与外部远程访问技术的日益开放,计算机用户的访问控制安全越来越薄弱,容易造成计算机用户重要资料泄露等安全事故。

数据传输安全

对于缺少安全防患的计算机用户来说,在实现计算机数据交互的过程中,数据保密是很容易被侵犯的。特别是随着黑客攻击手段的不断更新、升级,计算机用户的数据传输安全面临着极大地威胁。

病毒隐患

只要有程序,就有可能存在补丁,甚至安全工具和系统工具本身也可能存在安全的漏洞。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病毒被发现,甚至有不法者恶意传播病毒,导致病毒与杀毒大战不断升级,计算机病毒成为网络安全的一个长久隐患。

移动存储介质的风险

U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介质使用非常普遍,大量企业秘密信息通过移动介质存储传播。移动介质不受控,管理难度大,形成泄密隐患;另一方面外来人员带来移动存储介质接入企业内网不受限制,存在着恶意复制企业信息或将计算机病毒、间谍软件等恶意程序传入内网的安全风险。

3、信息安全防御体系设计原则

重视信息安全工作。技术先进、管理高效、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是信息系统运维的一个重要防御。安全体系建设应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各级信息中心指导下,对企业信息安全工作进行系统部署和推进,避免重复投入、重复建设,充分考虑整体和局部的利益。

标准化原则

构建信息安全防御体系要按照国家法规、标准、烟草行业标准及规定执行,使安全技术体系建设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为拓展、升级和集中统一管理打好基础。

系统化原则

信息安全防御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信息系统各层次、安全防范各阶段全面地进行设计,既注重技术实现,又要加大管理力度,以形成系统化解决方案。

规避风险原则

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建设涉及网络、系统、应用等方方面面,任何改造,都可能影响现有网络畅通或者在用系统连续、稳定运行,这是安全技术体系建设必须面对的最大风险。在规划设计与应用系统衔接的基础时,优先保证透明化,从提供通用安全基础服务的要求出发,设计并实现安全系统与应用系统的平滑连接。

保护投资原则

由于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发展的历史原因和企业自身的资金能力,分期、分批建设一些整体的或区域的安全技术系统。保护信息安全投资效益的基本原则,在合理规划、建设新的安全子系统或投入新的安全设施的同时,对现有安全系统采取了完善、整合的办法,以使其纳入总体安全技术体系,发挥更好的效能,而不是排斥或抛弃。

多重保护原则

任何安全措施都不是绝对安全的,都可能被攻破。但是建立一个多重保护系统,各层保护相互补充,当一层保护被攻破时,其它层保护仍可以保护其信息安全。

4、构建信息安全防御体系

做好信息系统风险评估

贯彻落实《烟草行业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建设指南》,构建“组织机制、规章制度、技术架构”三位一体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必须做到信息安全工作与信息化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协调发展。

俗话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信息安全设备是网络安全建设的防护基础,网络安全管理将使得网络安全产品能真正发挥作用。烟草企业首先要构建以信息管理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为核心,以各部门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为辅助的三级管理运维体系。将信息安全技术和管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消除网络技术壁垒。其次优化企业局域网资源,实现网络设备的全网监控管理,进一步提升网络统一性及网络安全管理水平。

采取各种安全技术,实现不同安全防护策略

企业信息系统应采用各种安全技术,构筑信息安全防御体系。采用的主要安全技术有:

(1) 防火墙技术:在网络的对外接口,采用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层进行访问控制。

(2) VLAN及ACL技术:企业内网的各类交换机上配置VLAN,实现对交换机设备管理、交换机设备间三层互联管理、各类应用业务的业务VLAN管理和相互间访问控制。

(3) VPN:虚拟专用网(VPN)是企业内网在因特网等公共网络上的延伸,通过一个私有的通道在公共网络上创建一个安全的私有连接,为厂家远程维护企业信息系统提供网络连接服务。

(4)网络加密技术(Ipsec) :采用网络加密技术,对公网中传输的IP包进行加密和封装,实现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完整性。它可解决网络在公网的数据传输安全性问题,也可解决远程用户访问内网的安全问题。

(5)端点准入访问控制:采用H3C的EAD端点准入访问控制系统,它是基于用户名和密码身份与接入主机的MAC地址、IP地址、所在VLAN、接入交换机IP、交换机端口号等信息进行绑定认证,增强身份认证的安全性,确保只有合法用户和客户端设备才可访问企业局域网。防止人为私改IP地址,造成IP地址冲突现象的发生。

(6) 企业级的防病毒系统:采用企业级的网络防病毒服务器,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对病毒实现全面的防护。同时采用漏洞扫描技术,对内网中主机及时更新漏洞补丁,保证信息系统尽量在最优的状况下运行。

(7)网络的实时监测:采用入侵检测系统,对主机和网络进行监测和预警,进一步提高网络防御外来攻击的能力。

(8)CA安全体系:采用国家局推荐CA认证产品,建立行业二级CA认证体系。通过基于数字证书的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权限管理等技术措施,实现高强度的身份认证和责任认定机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确保用户来源和行为的真实性和不可否认性。

(9)加强信息安全教育:信息系统运维、操作人员要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信息安全理论、技能培训学习,纠正日常工作中不规范行为,防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10)加强企业外来人员上网管理:严格管理企业外来人员上网行为,防止外来人员笔记本电脑、移动存储介质任意接入企业内网,恶意复制企业信息或将病毒、间谍软件等恶意程序传入内网的安全风险。

总之,只要将信息安全设备和信息技术人员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发挥企业信息技术人员主观能动性,就能将网络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蔡立军,《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