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响应式模板免费下载

响应式网页设计、开放源代码、永久使用、不限域名、不限使用次数

什么是响应式网页设计?

为什么网页设计显示数字(合集)3篇

2024年为什么网页设计显示数字 篇1

当前的前端设计师有一个苦恼,就是用户屏幕显示分辨率的各不相同,并不能只按照一个模式设置网站的宽度,特别对于宽屏用户来说更为烦恼。

  根据我的博客上月统计,1024×768分辨率的用户只占到50%,并且在逐月下降,而1280-1440这三个分辨率的用户则达到了35%,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明年就会超过1024分辨率,这说明,使用17寸普屏的用户正在加速减少,而17、19寸宽屏用户正在稳步逐步增加,这给前端设计师的一个考验是,不能只考虑1024×768分辨率的用户了,要想想大屏幕宽屏用户的浏览体验了。

  Google Reader是一个典型的内容阅读性质的网站,用户在上面阅读时间非常之长,那么,Google的前端设计师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呢?

  大家可以做一个实验,在19寸宽屏下,如果网站页面全文显示,铺满整屏,那么阅读的时候,眼睛需要从左转到右,才能阅读完一行,屏幕越大,这种效果越明显,因此,一个让用户大量阅读的网站,为了照顾好读者的眼睛,在大屏幕宽屏下,也不应该全屏铺开的显示文字内容。

  在1024×768分辨率下,使用Google Reader时,会发现内容是全屏显示的,但是,使用19寸宽屏在1440×900分辨率下打开Google Reader,会发现这时并没有宽屏显示内容,右边留出了一大块空白,如下图显示。

  使用工具测量宽屏下Google Reader的内容显示像素,结果是955个像素,很有趣的数字。

  我在《更改博客页面宽度到960像素》一文中已经提到了,现在的网页设计的行业标准应该就是950/960像素宽度,这个宽度应该是人眼在不转动的情况下能看到的极限了,实际阅读区域正文的宽度是650像素,Google Reader的这个设计很有意思。

  在Google搜索引擎中,搜索结果的显示宽度确是另外一个数字580像素,这是又一种内容宽度设计,Google这么做的原因估计是为了更好的显示右侧广告。

  我的博客最初使用的是778像素这个宽度,在2008年的那次改版后,修改为878像素宽度,主要是为了修改方便,直接加了100像素,正文区域的阅读宽度是668像素,左侧侧栏宽度是200像素。不过,今年的改变,我的博客的整体宽度修改为960,正文区域的宽度是728像素,728的宽度仅仅为了好放Google AdSense而已。

2024年为什么网页设计显示数字 篇2

 这个404实际上是根据万维网错误代码而得到的:所以404 的含义是:第一个 4 表示客户端出错,第二个 0 表示你把网址打错了;最后表示这个错误代码在 4 开头的错误代码中排行老四。 以下是搬运的万维网错误代码: 在默认状态下,IIS把它的日志文件放在%WINDIR\System32\Logfiles文件夹中。每个万维网(WWW)站点和FTP站点在该目录下都有一个单独的目录。在默认状态下,每天都会在这些目录下创建日志文件,并用日期给日志文件命名(例如,exYYMMDD.log)。

既然说到404,接下来一并给大家科普一下其它错误代码,忘今后遇到时候对大家有帮助

HTTP 1xx-信息提示 这些状态代码表示临时的响应。客户端在收到常规响应之前,应准备接收一个或多个1xx响应。 100-继续。 101-切换协议。 2xx-成功 这类状态代码表明服务器成功地接受了客户端请求。 200-确定。客户端请求已成功。 201-已创建。 202-已接受。 203-非权威性信息。 204-无内容。 205-重置内容。 206-部分内容。 3xx-重定向 客户端浏览器必须采取更多操作来实现请求。例如,浏览器可能不得不请求服务器上的不同的页面,或通过代理服务器重复该请求。 301-对象已永久移走,即永久重定向。 302-对象已临时移动。 304-未修改。 307-临时重定向。 4xx-客户端错误 发生错误,客户端似乎有问题。例如,客户端请求不存在的页面,客户端未提供有效的身份验证信息。400-错误的请求。 401-访问被拒绝。IIS定义了许多不同的401错误,它们指明更为具体的错误原因。这些具体的错误代码在浏览器中显示,但不在IIS日志中显示: 401.1-登录失败。 401.2-服务器配置导致登录失败。 401.3-由于ACL对资源的限制而未获得授权。 401.4-筛选器授权失败。 401.5-ISAPI/CGI应用程序授权失败。 401.7–访问被Web服务器上的URL授权策略拒绝。这个错误代码为IIS6.0所专用。 403-禁止访问:IIS定义了许多不同的403错误,它们指明更为具体的错误原因: 403.1-执行访问被禁止。 403.2-读访问被禁止。 403.3-写访问被禁止。 403.4-要求SSL。 403.5-要求SSL128。 403.6-IP地址被拒绝。 403.7-要求客户端证书。 403.8-站点访问被拒绝。 403.9-用户数过多。 403.10-配置无效。 403.11-密码更改。 403.12-拒绝访问映射表。 403.13-客户端证书被吊销。 403.14-拒绝目录列表。 403.15-超出客户端访问许可。 403.16-客户端证书不受信任或无效。 403.17-客户端证书已过期或尚未生效。 403.18-在当前的应用程序池中不能执行所请求的URL。这个错误代码为IIS6.0所专用。 403.19-不能为这个应用程序池中的客户端执行CGI。这个错误代码为IIS6.0所专用。 403.20-Passport登录失败。这个错误代码为IIS6.0所专用。 404-未找到。 404.0-(无)–没有找到文件或目录。 404.1-无法在所请求的端口上访问Web站点。 404.2-Web服务扩展锁定策略阻止本请求。 404.3-MIME映射策略阻止本请求。 405-用来访问本页面的HTTP谓词不被允许(方法不被允许) 406-客户端浏览器不接受所请求页面的MIME类型。 407-要求进行代理身份验证。 412-前提条件失败。 413–请求实体太大。 414-请求URI太长。 415–不支持的媒体类型。 416–所请求的范围无法满足。 417–执行失败。 423–锁定的错误。 5xx-服务器错误 服务器由于遇到错误而不能完成该请求。 500-内部服务器错误。 500.12-应用程序正忙于在Web服务器上重新启动。 500.13-Web服务器太忙。 500.15-不允许直接请求Global.asa。 500.16–UNC授权凭据不正确。这个错误代码为IIS6.0所专用。 500.18–URL授权存储不能打开。这个错误代码为IIS6.0所专用。 500.100-内部ASP错误。 501-页眉值指定了未实现的配置。 502-Web服务器用作网关或代理服务器时收到了无效响应。 502.1-CGI应用程序超时。 502.2-CGI应用程序出错。application. 503-服务不可用。这个错误代码为IIS6.0所专用。 504-网关超时。 505-HTTP版本不受支持。

那么到底是谁定义了这些错误代码呢?当然是互联网之父,发明了第一款浏览器的Tim Berners-Lee了! 他发明了万维网、第一个网络浏览器、以及允许网络扩展的基本协议和算法。 在2016年4月4日,他被授予了“计算机世界的诺贝尔奖”

2024年为什么网页设计显示数字 篇3

网页设计与平面设计都是出于艺术设计,虽然核心的东西差不多,但是网站设计和平面设计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那么我们网页设计与平面设计的区别在哪?

一、在于视觉的呈现

两个设计在色彩方面的选择都是不一样的,平面和网页的设计时用的色彩模式都是不同的,平面页设计在创意是运用的色彩在其注重视觉的冲击力及视觉流的引导,网页设计注重的是信息结构,简洁明了关系的梳理,如果将色彩运用的过重过多过强,这样会很容易引起用户浏览时的视觉疲劳感。平面设计因为后期的实现是因为要依赖于印刷,才能展现在用户体验的视觉中,所以必须采用的是CMYK的色彩模式;而网页设计是根据其显像方式,在互联网上展示出真实的视觉,所以使用的是RGB色彩模式。

二、在于展现的形式

平面设计的的展示方式是静止状态的,而网页设计是拥有许多动态的元素,包括按钮、表单、导航等等。在视觉上也较为丰富,没那么死板,这样才能够引导用户有继续看下去的可能性,增加用户的互动性。

三、在于视觉的焦点

平面设计的完整性较强,用户在一页内基本上可获得相对直观的感受。而网页设计受制于显示屏大小,会尽可能将重要信息在第一屏内予以展示,因此完整性相对较弱。

四、在于排版的设计

在内容传播上,平面设计仅限于纸质媒介,传播力度小,因此在内容排版上的灵活性受限于纸质印刷尺寸的大小。而网站设计则可以灵活出现于各种电子产品载体当中,如桌面显示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而且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自适应页面技术日趋成熟,同样的内容,在不同尺寸的浏览器下都可以获得最佳的排版效果,加强了网页内容排版的灵活性。

、在于浏览的方式

平面设计的属于渐进式的浏览方式,无法对整个浏览的过程进行多样化串联,网页设计拥有滚动条下拉、按钮链接跳转等多样化的浏览信息方式,在拥有同样一种信息架构的条件下,信息之间的串联性更为丰富,用户选择信息的自由度更大。

这里主要介绍了网页设计与平面设计的技术性差异。从设计范畴来说,网页设计接近于平面设计,甚至说,网页设计是平面设计的一种也不为过,但是网页设计确实有其独特性,比如网页设计的设计空间、设计模式,与平面设计就有很大的不同。

这两种设计形式拥有着不同的用户体验,我们应该根据不同设计内容,选择正确的设计形式提升用户体验。

猜你喜欢